這是筆者2025/07/19客戶說明會的主題之一
正如同習大大說的名言:房子是拿來住的,不是拿來炒的
正如OECD的統計
正常的國家房價所得比會落在3-6倍之間
台灣是十倍以上
全球僅次於香港
當年日本也是一樣,直到三重野康上台
主動刺破了泡沫
是泡沫總是會破的!
日本當年從吹泡泡到創生出極大的泡沫到最後泡沫破裂的第一步
就是從匯率狂升開啟的!
因為匯率狂升 , 日本的Yen購買力暴增
也因為出國變得便宜了 , 從1985廣場協議開始
日圓最高時從300日圓兌換一美元
瘋狂升值到80日圓兌換一美元
購買力暴升了將近200%
但是同一時間 , 當年主要靠外銷的製造業
拉動日本經濟的製造業就面臨的強大的生存壓力
匯率暴升 等於 對外國人的售價大漲
台灣開啟了如同當年日本的第一步:匯率大升
匯率暴升 等於 對外國人的售價大漲
是泡沫總是會破的!
但台灣房市是泡沫嗎? 不是泡沫就不會破
我們上數據:
台灣在這幾年拼命地上槓桿 :借錢
做什麼? 就是買房
並且數據上來看 , 幾乎是獨步全球
1.家庭借款對GDP僅次於澳洲
2.但是年增率是全球最高(意思是瘋狂借債買房)
家庭負債增加 , 未必是買房導致的啊!
這話一點也沒錯
看看天下雜誌專題中的一句話:
台灣老百姓的資產有70%跟房地產掛鉤 ; 老百姓的貸款主要也是房貸 ; 各地方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 , 也是賣地
總歸一句話:台灣急速爆增的負債 , 主要就是房地產
這從一個現象:台灣的房仲店面 比 便利商店還多 就可見到端倪
台灣是全民炒房的國家
而這樣的債務增加 , 在收入增加跟所得存款增加的情況下
危機還不會大增 , 但壞處就是從匯率暴升開始
台灣產業多數是中小企業 , 並且多數以外銷為主
中小企業在這一波匯率暴升與川普關稅的影響下 ,
開始了減薪.降低工時等策略去應對環境
而這一波貸款買房的人,根據統計是收入120萬以下的族群在房價狂飆的年代被迫上車
房仲們一句話:就可以創造出必須買房急迫感
不買房 只能租
不買房 只能租
不買房 只能租
並且隨著銀行法的不動產貸款金額上限逼近
銀行放貸上也越來越緊縮
利率就上升了 , 利率上升就代表
如果收入不是太高的族群 , 很有可能受到更近一步的消費壓縮
因為扣除掉房貸等基本支出 , 可支配所得就必然降低
而年薪120萬以下族群 , 一個月還房貸多3000那都是沈重的負擔
何況當寬限期過後 , 本利攤還時才見真章!
因此目前台灣房市的狀況是:
該上車的都上車了
不該上車的也因為不買房 只能租 所以上車了
那麼誰要來接下一棒?
是的 , 那麼誰要來接下一棒?
根據國發會的資料:台灣會在2040年出生人口才會低於10萬人
但是筆者認為2030年就會達成這個目標!
2025/05月 出生人口不到9000人
隨著匯率暴升 , 中小企業受到擠壓 , 經濟狀況不穩定
出生人口會更近一步下滑
而台灣整體國力:
會隨著沒有人 , 而慢慢的衰退
尾大不掉的勞保.公保.軍保最後都會倒閉
最後總是會有一個人要承擔罵名
大概就是楊金龍總裁 要當台灣的三重野康了
要是台灣外銷繼續暢旺 (看起來這是必然 因為半導體業)
台幣會繼續升值 , 甚至是央行要抑制通膨必須升息
最後頂不住經濟暴衝的日本在1989年升息了
到了1990年1月股市與房市開始見頂
央行仍持續升息 , 把利率從1% 拉高到 6%
日本景氣全線崩盤
台灣現在利率不過2%
房貸利率不過2.5%-3%
看起來 , 還不是立刻會泡沫破裂的時刻
是泡沫總是會破的!
是泡沫總是會破的!
希望台灣房價永遠上漲
經濟持續強勁 , 永遠不要泡沫破裂
台灣股市.房市永遠只有三種結局:
筆者是CFP認證國際理財規劃顧問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