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選文章

筆者簡介

如果您想認識筆者,下面有一些資訊提供給您參考 筆者是CFP認證國際理財規劃顧問 除了金融業的經驗之外 也管理過一家私人公司的投資

2025年5月18日 星期日

投資筆記 匯率影響台灣經濟的想法

這是筆者客戶說明會的部分內容

四月底台幣突然在一週的時間內升值10%
最高來到29元
因此筆者有動機興起:台幣升值
會對台灣產業造成什麼影響



台灣GDP的比重之中
出口占大約是GDP60%-70%
是所有項目中佔比最高的
而跟他相減的是進口也約莫在50%左右


我們觀察GDP公式與結構:

GDP = 消費 + 政府 + 投資 + (出口 - 進口)

台灣政府的稅收又以出口廠商為重要來源
以下是台灣前幾大繳稅的企業
其中最大的是台積電.鴻海.聯發科 :都是出口產業

以下就是台幣強升的負向循環

出口產業會因為台幣升值獲利會受到壓抑 
獲利受到壓抑之後 , 台灣政府的稅收就會相對減少(支出也會受限)
並且出口產業受到壓抑廠商投資台灣的意願也會降低(成本增加)

而消費是否受到影響?短期間出國消費的意願會增強
但是按照國內匯率升值,物價也不會顯著降低(價格僵固性)
並且因為廠商獲利受到壓抑 , 反而預期薪酬將會減少
因此台幣升值未必是好事

所以筆者拆解GDP來分析
當台幣強升
就會產生一個不好的循環
最後很可能造成GDP降低

下圖是2021-2023繳稅大戶

台積電一家平均一年繳稅1000億元(企業稅)
以上還不算上台積電員工平均20%以上的稅率(個人綜合所得稅)

藍色箭頭代表匯率直接影響的公司獲利(電子業為主) 
紅色箭頭代表匯率間接影響公司獲利(壽險為主金控)



央行也是重要政府收入(一年繳庫約莫2000億元台幣)


央行怎麼會是國庫重要收入來源?
央行又用什麼方法獲利?

其實就是央行資產的收益:是最主要來源



央行資產的收益怎麼來?

外匯存底的資產收入 , 又因為這些收入都是外幣計價
所以台幣貶值 換回台幣之後 利益更大


所以問題回到最初:
站在總體國家的角度 , 稅收的角度 , 央行的角度
你會希望台幣貶值還是升值?
14A彭淮南總裁之所以是14A 
他長期的方向就是強阻升.弱阻貶




除了上述以外 台幣升值還會造成什麼影響?

筆者找到的是央行委託政治大學的研究
研究時間是100年



政大這篇論文給出三個結論
1.當台幣升值 , 公司會因為成本上升 , 外移的機率就會比較高
(目前已經慢慢發生 , 台積電供應鏈正在緩步往外設廠)

2.如果這間公司短期間內沒辦法遷移,那麼因應台幣升值,就必須提供更優質的產品 ,  因此會增加研發費用 , 但是如果公司已經在海外有生產基地了 , 那麼反而他們會減少研發 , 因為海外成本更低

3.匯率變動對傳產品質沒有影響 , 外銷產業則會明顯提升產品品質

所以當電子業再考量獲利之後 , 如果台幣強升
在台灣在投資設廠的機會就相對減低了

更何況就以2330台積電為例子
日本是何等的補助與支持
台灣相對就比較沒這麼熱情了

在美國壓迫下 , 半體體供應鏈有整條重新在美國建立的趨勢
而且這件事情已經持續多年了
加上台幣升值 , 這就更有理由用強升的台幣去美國與日本設廠
而台積電的設廠,也代表其他相關廠商也會一起去設廠
影響不能說不大!

其次筆者找到張忠謀2010年的文章中
有詳細的說明匯率影響台灣電子業的參數


如下圖:

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半導體業的營收與獲利率

台幣每升值1% , 營業利益率降低0.4% 
2025年匯率升值10% , 營業利益率降低4% 
這是可以預期的結果

近期
美元指數也回落10% (資料時間2025/05/19)



台幣升值的幅度也約當10% (資料時間2025/05/19)



經驗分享:
PS:過去美元指數升貶1% , 台幣升貶的影響大約是0.5%
這一次很罕見的跟美元指數升貶幅度與美元指數變動幅度相當

結論:

1. 看到台灣的GDP結構與國家收入狀況 , 我們不難明白台灣長期的執政與匯率思維 , 強阻升 弱阻貶 , 這是結構使然 , 不管誰執政都一樣

2. 現在台灣匯率強升搭配上,半導體供應鏈被美國強迫去設廠,這會讓台灣競爭力長期下滑

3. 如果國家基本政策是強阻升 弱阻貶 ,
那為何80億美金的買單 , 就可以讓台灣匯率強升10% ?  
執政者與央行有說不出的難言之隱啊 , 台灣前幾大廠商
除了聯發科 , 多數都是靠美國的公司下單的。
韓國央行那個算是亂放砲 , 韓國當背刺尾刀仔不是第一次了
但他很可能說了實話 , 但是這個是不合格的央行總裁。

筆者是CFP認證國際理財規劃顧問



最近美元美債的增訂版即將再版: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