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過數年的投資經驗
我發覺韭菜的樣態都一樣
韭菜們根本不熟悉他所投資的公司
資本的組成 , 大股東.經營者.投資者到底是誰
認不清楚主力
其次韭菜也不了解公司的營運
各項收入的比重.分析
聽聽名牌就把辛苦賺的錢就投入了
導致被當成韭菜給割了
本文筆者就以晶華酒店為例 , 做簡單的分析
跟大家分享筆者看一間公司的思維
所謂魔鬼藏在細節裡
如上圖 , 我們做分析就是針對上面三個重點而來
投資一間公司必須要深入了解公司的運作
筆者用兩個步驟來說明 , 筆者怎麼做分析的
籌碼:
資料來源晶華年報.神秘金字塔
正常來說 , 筆者會挑選的股票通常都是
總股東人數下降,大股東持有率上升的股票
晶華在最近這幾個月 有總股東持有率下降的的趨勢
大股東是否買進 , 我們繼續觀察
而在2022/04/22時 我們發現有一位800-1000張以上大股東
持續加碼股票到千張以上
筆者推測:應該是泛美實業投資的
筆者持續追蹤之後
發覺泛美實業裡面的董監.發言人
全數都是拆船大王:
潘孝銳先生 (晶華創辦人潘思源與現任董事長潘思亮之父)
他的四名子女與媳婦.女婿 以及 孫子孫女所組成
因此判定這是屬於家族企業之一
目前的代表人是李孔文
李孔文的太太是潘碧珍
潘碧珍是潘孝銳先生的女兒
是晶華酒店現任董事長:潘思亮為兄弟姐妹
但我們同時也發現
千張以上大股東除了家族持股不變甚至增加之外
其他千張以上大股東就絕大多數是出售股票的
以下就用過去財報揭露的公開資訊分享給大家
主要來自基金 與 人壽 公司的賣壓
而賣出的比例 恰巧就是近年減少的比例
因此筆者最不喜歡的籌碼樣態:
老闆偷偷賣股 , 但是散戶持續承接
(例如:前妻賣股)
透過這一連串的分析:排除這樣的樣態
晶華家族是持續增加持股的
身為散戶的一員
我們必須要知道自己能力的極限
為什麼筆者挑選晶華來做分析?
因為他的股東結構相對簡單
並且家族持股超過50%以上
他們的利益跟散戶股東基本上會互相符合
而這樣的公司 , 認真分析起來
散戶才有機會贏過一些大法人
善戰者:要知道自己的優勢與劣勢
選擇自己容易勝出的地方
大型權值股如:台積電
那是法人的戰場:億來億去的
並且內線來內線去 , 散戶沒有優勢
並且台積電的好
只要是台灣的投資人都知道他很棒
但是問題就在:台積電的股東縱橫交錯
投資人根本難以判斷誰買誰賣 , 尤其是散戶加進去之後
更讓股價會難以表現
筆者有個投資的訣竅:人多的地方不要去
沒有法人願意開功德會,把價格拉抬起來讓散戶倒貨
筆者才會接著做第二階段的分析與篩選
如果他的籌碼無法分析或是分析不出什麼結果
那筆者會傾向直接放棄:除非他的基本面好到不行
獲利結構:
資料來源:晶華酒店年報電子書
閱讀年報是有訣竅的不然年報一大疊
雖然裡面都是寫中文的
但是對一般投資人來說也如同天書一樣
訣竅有二:先看重點如下二圖
1. 先找出獲利的分佈:
一 . 餐飲與客房服務
台北晶華酒店.太魯閣晶英.台南晶英.礁溪晶泉
還有幾間捷絲旅:林森.西門.台大.礁溪
然後知道客房跟餐飲的收入就是由這幾間貢獻的:
(PS 不是所有的晶英酒店與捷絲旅 都屬於晶華集團向下 : 高雄晶英 . 宜蘭晶英 是加盟 , 不屬於這一間上市櫃公司所有)
如下圖:我們可知晶英酒店經營績效算是不錯的
相較於全台 或是 台北的住房率
晶英都高於同業
去年有科目需要特別注意:其他利益
而筆者也找出來:是出售台灣達美樂的股權而來
二 . 租賃收入
如果去過台北晶華酒店的人就知道
晶華酒店樓下有非常多國際名品
租賃收入 就是這些品牌跟晶華酒店租房子的收入
在這我們就知道:高雄晶英 . 宜蘭晶英
高雄地區的捷絲旅 是屬於加盟體系
台南捷絲旅 是屬於加盟體系
因此上述這些雖然品牌是屬於晶華酒店
實際上是屬於收權利金:財報中是技術服務與其他收入這一塊
上有墾丁捷絲旅
東森集團的林口薈旅(目前已經動土 預計2025完工)
東森集團的頭城晶泉豐旅
三立影城的:桃園晶英酒店
在未來會加入晶華的陣容
但都是屬於加盟
當我們把所有本業的營收來源分析清楚
並且有初步認識 , 我們才能說
對這一間公司有基本的了解
至少我們可以清楚知道 這間公司的營運的來源
因此遇到大環境改變的時候
才能確切知道哪一部分會受到影響 會有增減
做完利潤分析與拆解 , 我們就能對未來做預期與分析
這樣才算做好基本功
脫離老是成為韭菜的命運
筆者為CFP認證國際理財規劃顧問
我們可以一起討論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