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

2023/03/11 客戶說明會 重點摘要:市場風險與債券變化

筆者擔憂的都成為事實
這是2023/03/11 筆者客戶說明會的部分內容摘要



就在多數金融機構大賣公司債的同時
筆者認為公司債非常的危險
並且被降低信評的機率很高
原因為何?

下面一一跟大家分享:

要預測與推估後市 必然要對大環境有所認識
筆者建議:可以先看下面這支影片
看完之後 再來針對現在的環境做推估與分析


首先:2023年 
全球投資市場的大環境是收流動性 升息

白色線  FED BOJ ECB 三大央行資產負債表總和  (美金計價)


在市場缺乏流動性的同時 , 市場就容易發生問題


以下資料是取自 2023/03/10  FEDWATCH  與 Google 

因此大家可以忽略跟現在價格的差異

下圖我們可以很清楚看到 2月初 到 3月初 
市場對於2023/03 升息的預期從原本的 一碼 升高到 二碼
並且最終利率要來到 5.5%-5.75%


在這種環境之下:
正常的邏輯應該是受到無風險利率調升
影響最大的就是美國公債 應該要呈現下跌才是

可是就很奇妙的事情發生了:
公債反而沒有下跌 是上漲的 (當週股市是重挫)

這在技術分析的專業術語叫做:背離


為什麼會背離? 簡單來說就是有人買!
誰買? 目的為何? 後面我們慢慢揭曉

首先會造成這種現象必然是有人刻意為之
讓散戶認為利率升高 , 然後公債必下跌
然後不買公債 , 反而要賣出
主力就可以順利建倉 

主力的目的:低價建倉 , 然後高價倒貨給散戶

怎麼有效倒貨? 放新聞讓散戶知道
讓韭菜都知道好賺績效好都上車 貨就好出了
無論什麼理由 總之 散戶上車就好



同一時間在三月初:美國中小型銀行接二連三的快速倒閉了好幾間 , 有一間甚至是美國第17大銀行 矽谷銀行



為何公債不下跌? 筆者的理由很簡單:法人意識到風險了!
價格從來都不是散戶所掌控 , 散戶通常是韭菜

同時也沿用筆者 2023/02 客戶說明會的圖
說明瑞士信貸很危險 
筆者都懶得更新直接讓資料停留在2023/02/15

因為歷史的軌跡都很接近
利率高漲會讓很多公司出問題 :資金成本墊高 資金流動性降低
而且沒有例外 , 只是發生的公司 不同 理由不同而已

到今天 2023/03/23 瑞士信貸已經轟然倒塌


接著筆者說明:為何筆者完全反對現在去買投資等級債


就筆者對金融行業的了解:
只要是主力銷售又賣得好 最後摃龜機率很高

過去歷史明例:
2011-2012澳幣  (多數是因為高利 或是 使用雙元貨幣換到的)
2012以後 南非幣  (買到除了南非之外 台灣是最大南非幣持有國)
2015 TRF (重創台灣中小企業)  
2018新固收 (曾是台灣第四大境外基金  因阿根廷債券填海)

金融行業的銷售主力對象是散戶
並且能夠賣得好 表示散戶拼命上車
當散戶拼命上車 
那就代表主力有很充裕的時間與空間可以出貨

因此現在看到投資等級債大量被散戶買走
筆者就用Bloomberg的資料跟客戶分享
什麼叫做投資等級債的便宜與貴

比較便宜與貴 要有量尺  使用的工具對了
才是有效的比較
不是看到價格快速回落 殖利率比以前高 就是便宜

真正專業投資人比較債券便宜還是貴的比較基準是:無風險利率之間的利差


下圖:資料來源 Bloomberg  
2023/03/09 之間利差 = 1.2% 

這意味著現在利差僅有 1.2% , 這個利差是非常低的
也就是說:現在投資等級債 被散戶追捧的太高



散戶買東西的邏輯太簡單了:
宏達電1300 > 300 中間少掉了 1000 宏達電真便宜
然後就買了   然後?
然後就變成長期存股者(套死)  
澳幣如此 南非幣如此 宏達電如此 航海王如此 族繁不及備載


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 聯準會升息升他的
法人繼續買公債避險 
長短天期公債都有顯著的殖利率下降 (公債價格上升)



而在債券分享的最末:筆者舉了一個例子
為什麼公司會在利率高漲時出現問題

原因很簡單:利率高漲 = 成本高漲
利率高漲 = 流動性降低 (聯準會收錢)

只要搭配公司本身的問題 , 就很容易爆炸

筆者舉的例子:就是LUMN 

受到影響的標的是:Qwest . CTL. LUMN 債券 ETD 



邏輯就很簡單了:資本支出大增 + 現金流降低 
很容易造成問題



並且他的負債比例雖然降低 但是因為現金流減少 EBIT 這個數值一直很高



這樣的狀態持續了一季  最終信評公司就降低公司信評



而筆者下圖是2023/03/01 截圖的
資料來源:Bloomberg 

看到Bloomberg 認為Lumn違約機率快速飆升
筆者立刻清查所有有相關標的的客戶 請他們出清持股

此圖左下角 還有他跟同業的比較
在投資他之前 我們就知道他跟同業相比 財務狀況比較不好
但是他之前是投資等級債:信評BBB+ 

只是他的信評一步一步慢慢降低而已



但是這一間公司會有賺錢嗎?
按照Bloomberg 的預估盈餘 的確仍是會賺錢的
但是絕對數字少了很多!

並且加上轉型做了大量資本支出 
筆者對這個比較沒把握  

既然有更好的選擇 何必單戀一枝花?




最末筆者建議客戶:不要買投資等級債
要跟著主力買:主力現在做啥?
避險

為何避險? 因為分為外部條件與內部條件
只要您沒足夠專業可以衡量公司好壞

那就避開公司可能面對的降低信評的風險吧
尤其是外部環境不佳的當下



結論:
1. 這時候不要跟隨散戶起舞 買投資等級債
2. 法人目前轉向避險
3. 風暴仍未平息.不遠的將來還有風暴

筆者為CFP認證國際理財規劃顧問



如果您想成為客戶 可以透過下面管道與我聯繫



筆者有四本著作: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